我读金刚经之布施与忍辱

2024-05-19 04:59

1. 我读金刚经之布施与忍辱

缘起  
  
  
 我开始读金刚经是从慕名与无知开始的,在一个喜欢中国历史文化的,愿意接触圣贤语录文章的人来看,光欲知晓诸子百家,孔圣老庄的精神内涵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唐宋之后的文字中拾掇妙语珠玑中,佛理禅宗的智慧几乎渗透了整个士族的文化精髓,孔圣老庄毕竟属于佛陀差不多同时代的人,还能用一个奇妙的巧合得以大道真理相通来说。自唐宋之后若再否认这一点恐怕不可信服了。虽然宋明之间很多儒家的排斥佛教的,但事实上采用的智慧无不吸收了佛理的精髓。
  
 在诵读过程中,对于“布施”、“忍辱”两个词的字面上理解是不深刻的,总觉得无法做,做不到,超出人的所理解接受的范围。所以,特别将这两个词提取出来研读一番,对于破迷有些益处。
  
   六波罗蜜  
  
   布施  
  
 六波罗蜜是佛陀经常开示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其中的“布施”和“忍辱”是这样解释的:
  
  一、“布施” :就是施舍、给予的意思。布施佛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舍财而施名为财施,历代三藏法师说法,令人悟道,称为法施,安慰苦难众生,令心无怖愄,是无畏施法、就是指在别人遇到危难时,救助别人的行为。
  
 我们再来看布施的过程中,“住”与“不住”进行的布施差别:“住”有执着之意,我们做事一般都有“动机”,有执着的动机称为“住”。譬如,“住色布施”,“色”就是布施的动机,看到某人长得好看而布施就是这个,看到生的凄苦进行布施也是这个。又例如为了“福报”
  
 而布施则是“住法布施”了,动机是“福报”。
  
 反过来,若没有意识“美貌”等分别心,不执着眼前的“相”布施则叫“不住色布施”,没有因为“福报”、“名望”而布施的叫“不住法布施”。
  
 南师在讲解金刚经时说到,布施其实是对一种“习气”的舍弃、放下。布施也真的很难,那些父母为孩子,情侣之间的不能叫做布施,那是“私心”和“痴心”。只有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的才叫“身布施”。世间的众多众生不知什么是布施,以为到寺庙出了钱就是“功德”,那不是布施,那是叫“做生意、做交换”。
  
 平时我们说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其发心也不属于“布施”里面的意义。而那些不计回报的处处与人方便,顺手顺便帮忙倒是真的“布施”行为。
  
 可见,布施的核心是内部至外部一种善的体现,接济苦难,雪中送炭是一种布施,还可以理解。解惑明示,指点讨论甚至聆听也是一种布施。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也是一种布施,如此,世间的“正义和勇敢”与“爱”与“善”链接到了一起。并非有所图而进行“布施”。
  
 《金刚经》中所提到的“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就是用自己的身体,一世又一世的向众生来布施,这是何等的大境界啊,如此福报当然也极大,但依然不胜《金刚经》的诵读和传播。
  
 
                                          
 
  
 
  
  二、忍辱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金刚经》中,先将“忍辱”定为“波罗蜜”,作智慧说。且引出歌利王的典故,佛祖还是在做“常不轻菩萨”时的一段往事来作为榜样引导弟子领悟。及将“嗔恨”与“忍辱”的概念挂钩起来。其实欲修“忍辱”先克“嗔心”。
  
 佛门的“忍辱”清净心是由戒定中来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为第三,忍是出离苦海的最妙法。是菩萨道上必须要修炼的重要课题。在六波罗蜜中,《金刚经》经文中佛祖只说到最关键的三个“布施、忍辱和般若(智慧)”,而“忍辱”就是前后衔接最关键的一环,过了此关,最难过的也就过了。
  
 忍辱也是我们熟悉所听到最多的“无生法忍”。“无生”为本无天生,清净无为。“法忍”切断一切万缘,以智慧之剑,斩断一切因缘。
  
 忍辱必须“空忍”而不是“瞋忍”。比如有人骂我时,我忍耐住不还嘴,可心中气得不得了,这种强压制的办法并不是忍辱的真实义。佛陀说修行忍辱时不要有忍辱的法相,如果听到赞扬就开心喜悦,听到批评就心生怒意,则背离了“忍辱”的意义,应该先慢慢领悟。欲求大道,须对于经义要圆解、要深解,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什么境界都能运用上去,举心动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对凡事看淡一点,即算有进步,愈淡薄愈自在,渐渐的放下“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这个“忍辱”也就没有了,达到“空忍”境界。
  
   东西方的类似观念  
  
 1、苏格拉底
  
 先说说佛陀时代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两件事大有深意,一是他与妻子【灿蒂柏】的故事,大家读知道她的泼辣之名,最著名的就是苏格拉底在外面和别人讨论学问回家,被老婆痛骂,在他默默忍受后抽烟闭嘴时被淋一面盆水,当别人问及他时,他还幽默的说雷霆之后必有大雨。并说到,与老婆这样的人都能忍受还怕和别人忍不了?二是他被判死刑时,他妻子痛哭并大喊冤枉,苏格拉底回答说,我无罪受死就死光明磊落,难道你让我有罪?他在死前明知道毒酒,依然微笑饮下。
  
 故事虽然与“忍辱”有些牵强,但其对精神实质则是相同的,(苏格拉底的死法与达摩祖师之死何其相似)以爱和善对待他人,修习忍辱的过程及其相似。并对死亡的从容的态度几乎就是了无“四相”境界。
  
 2、耶稣:
  
 (马太福音5章3~12节)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马太福音5章43~45节)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马太福音5章38~42节)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3、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老子的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的大道觉悟,与忍辱境界无相境非常吻合。
  
 4、孔子: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他老人家主张要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这不是怕事,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自省,虽然没有忍辱的明显行为,但发生了事情首先没有“嗔心”,而是先自己找问题,如此一来,受外人责备之时也是忍辱自省之刻了。
  
 《史记》中还记载着一个叫“项橐”的孩子,在和孔子交谈中,孔子被驳数次,不但不怒,反而要拜其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的典故出于此事。这也算是孔老夫子忍辱的意外收获吧。
  
 5、曼德拉:
  
 南非国父曼德拉,其政治主张和政治手段不作评论,但其在在监狱中度过了27年的终于重获自由时的一个举动则诠释了一个如何面对“辱”表现出来“忍”的态度。
  
 曼德拉在总统就职仪式上,他邀请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并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后来曼德拉向朋友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炼。「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忍辱”虽然离开佛陀的境界很远,但也是极其值得赞赏的一点。
  
 
                                          
 
  
 
  
   “布施”与“忍辱”的现实意义  
  
 说到“布施”、“忍辱”的现实意义,我觉得在这个充满着激情和诱惑,和平却又浮躁的社会中,能够真正的领会佛陀的意思尤为重要。
  
 1、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利他之心。在这个社会中,获取和拥有是众生的常态,但是我们是否听过“天堂和地狱吃饭”的故事?天堂和地狱的人都有一把长长的勺子,区别就在于“利他”行为之后的回报和和谐。我们这里提倡的布施,一种为社会创造和谐的方式。少占一些资源,多给一点便利,小到你随手从车窗扔出一张纸巾时你想过别人的付出的代价么?之前网上讨论过“公共租赁自行车被锁成为私人使用”的案例。众说纷纭,各有理由,而如果大家懂得“布施”含义的话,这些矛盾根本不是矛盾,只是一份善意和祥和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温馨一点。
  
 2、“忍辱”并非软弱!人与 人之间,站的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感知就不尽相同,一旦在见解上冲突了自己,多一份“忍辱”观,事情会变得不是那么“屈辱”。很多人为了一时意气,觉得欺负了对方很解气,可是,试问,对方若不是心态极好或者实力悬殊,会退让么?
  
 若是对方心态极好,菩萨心肠,那这边解气出气的人不是魔鬼是什么?若是对方实力悬殊而退让,会甘愿吃亏不记恨?
  
 3、虚云老和尚提及,他悟佛理不过两个字:一是“因”二是“果”。且不说三生三世的因果报应我们很多人不敢认同,但看人世间的情况,我们看看。古语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会看到很多的实例。六十年也太长,我们再看看“十年”又如何?再短些,认真细看,三年时间就会看到很多的因果。此法是南师在“禅七”中对信众说的。一对比,果然会明白很多。
  
 4、我们这个世界,佛陀说是“娑婆世界”,又叫“堪忍世界”。是一个有残缺的世界,一切都不会常圆满。这和我们古代的哲理的一致的,“阴阳八卦”每一卦都有起落。也和“老子”的抱残守缺类似。同时,佛陀也指出,正因为不完美有残缺,才会在修行的路上有所区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光明了、修行“布施和忍辱”两个波罗蜜。开悟就在门内。
  
   小结  
  
 在总结整理“布施”、“忍辱”释义时,不得不简而又简,佛法万千,其殊胜妙义在典籍中不胜枚举,一头扎进去后会越看越心惊,仿佛探索到一个无底的大海深渊,各种理论各种见解,代代大德进行解读,于还不能了悟的我反而会走不回来。算了,就解一些字面上的作为心得,之后逐步深入,以求智慧。

我读金刚经之布施与忍辱

2. 金刚经读后感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  读后感  ,关于《金刚经》的,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
          金刚经读后感 
         从长假前开始,尽量与每天读一遍《金刚经》,我把这个事情分享给一些家人和朋友,认同的感觉现在开始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不认同的觉得开始有些迷信了。然而从本心来说,我每天读金刚经只是为了能够达到一种大的心量的境界,也就是不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烦心。工作生活的很多事情,事情发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大,但是等到真的回过头了想想,却发觉其实有些太过于执迷这些细节的东西。
         譬如一件事情没做好,常会去寻找原因而怪罪,然而其实从长期来看,这样的  方法  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往往打击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或者让这个人越来越与你产生距离。当然我觉得也不是说就让很多事情敷衍过去。很多事情,就是如此的难解释,仿佛非A即B,但是我相信真正睿智的人,是能明白其中的无限可能性。而我感觉学习佛教的东西,可能让我超越这种非A即B的狭隘思维,找寻到更大的可能性。
         佛经真的是一些及其玄妙的经典,对我来说它的玄妙在于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无穷尽也。所以我突然想在每日读诵经典后,写一些小感。以记录自己的领悟,与人分享讨论,或许也有很多不太对的地方,以欢迎见者指出。
         今日领悟:看待人事,从自己的心出发
         我们常常向外去寻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希望改变某人,或者希望事情按照你想的方式发生。然而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或者是无法改变和控制的。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怪罪,生气,沮丧等等情绪。把这些化为一种负能量,让周围围着一圈低气压的磁场,让各种人、事控制在自己认为的一个安全范围内,然而最终发觉圈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前途,命运。
         所以时常从内心出发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大家常说“心有多大,事业也就能有多大”,这以为这其中不仅是指要有远大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一份无量的包容心。而这种包容心能够让你排除万难,成就你的事业和理想。
         然而这份内心的大扫除怎么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佛教很多法师说佛教终究是要教大家“看得破,放得下”。然而真正能做到“看得破,放得下”的能有几人。然而这些看得破放得下,依靠外部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每天要花时间做内心的大扫除,去看破和放下。那是要看破放下什么呢?是所有的念头做到心无挂碍。保持这样的状态,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与快乐。
          金刚经读后感 
         “万法本空”第一次接触这四个字的时间在初中。那是绽开在莲花之上的,由上慧下律法师所提的悟道之法。百般思索,终不能解。“万法本空”。既空,何来法?无法,怎传道?若万般佛法缘本是空,那诵经为何?持咒为何?诵经,持咒皆无表意,那学佛为何?
         相传,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摩尼 说法。 大梵天王 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 不发一语 。大家面  面相  觑, 不解其意。 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佛祖当即宣布:“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  典故  。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 。”禅宗作为佛教中最重要的一支流派。以顿悟为特色,用以心传心为法门,不立文字,无迹可寻。故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这是一种境界。空,非空,非空亦空。如何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因缘生因缘灭,究其本质,当体即空,无所有。但法就是法,真空不碍妙有。孤明历历,如镜中幻影。事求则应,事去则灭。谓之真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贪执。如禅宗公案所说,铜镜执与此相,那此镜是不空彼相,铜镜也就失去了能照的本性。
         究其本相,为不空之空。世人贪执我慢,故佛陀告诫大众要万般放下,破除我执我慢,又因其人身有六根,六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色身香味触法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外境加内境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行为,即造业。故《金刚经》把六根、六尘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宣称若人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
         与“万法本空”相对的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是佛教对主体的独特意识,本义为轨持,即‘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诸法无我认为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自我或灵魂,世界上没有单一独立、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事物 , 都是特定条件的因缘和合,是可分的,是多体的。任何一个物质,有其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又有其组成,可以无限推演下去,这样找不到一个不可分的实体存在,一切是缘起性空,是没有不可分粒子的大空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人是这样,其他一切事物也是这样,是无基无根的空,这就是诸法无我!
         与“诸法无我”相对应的也有一句话,叫做“诸行无常”。 《涅盘经》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所有事物的运行都是无常变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而只有有了生与死的概念,才会感到所有事物的无常生灭;如果没有生与死的分别,就不会感到诸行无常了。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是瞬间变化,没有丝毫静止。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看见种种的物质和东西都一刹那不停的流逝着,迁流变化。世界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任何东西都有它形成的时候,形成过后会保持一定的相貌。过了一个时期,它慢慢的坏掉,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故而称之为“空”。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间,世界上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以及心念。没有一物不是生灭变化的。故说“无常”
         众生的身心是众多因缘聚合的结果,即是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业因缘,它们凑合形成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个聚合体,以佛法来说,即是五蕴。五蕴就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当中并没有一个实体是“我”。我是谁?是我们把这副皮囊叫做“我”。是“假名我”。我们众生给每样东西名称后,就认为它是实在的。但佛陀说不是,是假的,是一个名称而已,“假名我”亦复如是。在这个名称里面,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但是我们凡夫将这些假名我执著以为真,佛教称之为“我执”。而《金刚经》破的就是我执。故而: 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是则为解。
          《金刚经》读后感 
         要在阅习经典时,日渐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吃东西前要洗手的意义一样! 经文中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并为他人演说,其福德不可思量。读诵可以,但受持二字最难。道理虽明白了,但要转化为思想和行为那就更需要勇气和恒心(善护念)
         《金刚经》提到了时间,空间,生命形态,心灵等方面的问题,它的宗教性并不突出。
         这本书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不同人感兴趣的话题。一来因为是读后感,二来是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局限,所以就不全面展开。
         (一)从 生命的形态开始来入手,我们无法想像死后会是什么样,所以只能依托各种宗教来解释这个问题,现代哲学,现代科学还没有能力来解决和解释。所以不管你想不想这个问题,它都在那里。很多人说好好的,想这玩意干嘛?那只是暂时逃避,终究那一天还是会来到,正如经文所说:人一生如露亦如电。我们死后成为鬼的可能很大,但鬼非鬼,是名义上的鬼!(经文里说: A非A,是名A),鬼它是永恒的吗?会怎么转变?原文形容众生: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作为读后感,也不展开,有兴趣的可以翻阅,百度。
         (二) 各个宗教的见解,一定都各有独到之处,但不管信解的过程是如何产生的,个人认为辨析最为重要,否则与“迷信”无差别。记得前年在拉萨的色拉寺看到群僧辩经,这也是佛教为历朝文人所信奉,流传至今的原因。同样西方很多近代科学家就有因辨析怀疑神权,而遭迫害和牺牲,比如伽利略,布鲁若,哥白尼等。所以敢于怀疑和被怀疑,这才是真正的经典,中国的禅宗便是如此。
         (三) 我们看问题都是以人(也就是我)的立场开始的:认为这样,那样,比如认为蛇可怕,熊猫可爱,可熊猫和蛇自己可怕可爱吗?相反它们觉得人很可怕!同样,人认为有外星人,认为有鬼魂,认为有神仙,认为生命是空的,实的,等等。都是以人和我的观点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就住了一个我相,我见的观念,所以得出的结论未必是正确,显然没有跳出来看问题,相对宇宙来说,人类的知解,好比井底之蛙。在天地的眼里,人和祭祀用的刍狗(稻草扎的狗)没什么分别,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释迦摩尼佛就让大家从放下我见,放下自我开始,如果没有了我就没有了很多痛苦烦恼,知解也就慢慢走向正确!但大多数人害怕失去自我,我也是!
         (四) 一个想法,用文字很难表达,即使说出来,也只能表达10%,别人理解你的意思时又打折扣,所以我们用语言表达时还要用眼神和动作。所以误会也从言语开始,有时候发现说出的话,并不是自己的意思,但话却已经说出口。释迦摩尼佛的表述精简到位,但他最后说他无法可说,因为实在没有办法用文字语言来穷真相。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宇宙的速度,维度,我们根本无法用大脑来想像。霍金那样的科学家也只是探取了宇宙海洋的一粒沙子而已,最近说关于之前黑洞的观点有错误。所以我们人类的眼睛虹膜只能看到三维空间的事物,佛说宇宙至少有十个维度,对于四维我们人类已无法识别,何况更高维度。所以我们说在找外星人,但外星人可能在研究“人类细菌”,就像细菌感觉不到人类一样。
         (五)《金刚经》原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从不住心开始,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忘记它。第2天就让它空掉,烦恼也就没了。我们昨天心里恨一个人,但到今天就该忘记了,或时间长的,2年3年也该忘记了,原来存储恨的地方,现在空了,烦恼就没有了。一笑抿恩仇,像闪电一样的肉体生命,多大的事情。
         (六)A非A是名A,所以佛非佛,是名佛。空也非空,是名空,因为有了我们这个真实的存在,才会体现有虚空。所以我目前不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不然还上班干嘛,在家等死算了,反正是空的。释迦摩尼在世时,和普通人一样,吃好饭坐在那讲法。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所以《金刚经》并没有说什么都是空的。相反是因为有,才相对出来这么一个空。易经的阴和阳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比如当我们失去我们这个曾经拥有的肉体时,我们的灵魂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身体时,才体会出来相对的一个空。
         (七)《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入邪道,不能见如来。看过林语堂写的一本  散文  《人生不过如此》,他是这样形容他那个时代(100年前),国人对于佛教有种既相信又怀疑的心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烧香拜佛犹如交易的很多,直接的,含蓄的,具体就不展开了。所以我们可能见到佛的形象吗?可能因为恳求佛祖保佑而得到什么?我目前认为只有通过研习,辨析经典,从而使自己内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真相,完善自己的言行。
         (八)有人如果做到了没有了我见,没有了偏见后。这个时候你去做好事,去布施。就开始走向佛所说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的道路上去了。那确实是一种境界,普通人只能想像,所以知道了,并不一定做得到,这当中有段过程叫:修行!
         (八)去潜心阅读学习一部宗教经典,如果你说自己是光从哲学,人文,宇宙观,生命科学,文学的角度为出发点的话,那可能有点苍白。也许你自己也不知道,其中可能包含了某种名的宗教情结在里面。每个人都有一种情结,各式各样的,但唯独宗教情结是最为神秘和莫解的,不论你信仰或正在信仰某个宗教中。
         (九)道家的想法是:爬山不一定非要到高峰,半山腰的风景同样独道!所以我选择发发微信,非常希望遇到有同样见解或不同意见的朋友来探讨。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想法,暂时可以把学些当成哲学,生命科学,宗教,宇宙观等任何一种形式来看待!
           金刚经读后感相关  文章  :
       1. 《舍得,舍不得》读后感: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2.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3. 读《金刚经》感悟3篇 
       4. 历史人物故事读后感 
       5. 读老残游记有感 

3. 金刚经读后感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  读后感  ,关于《金刚经》的,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
          金刚经读后感 
         从长假前开始,尽量与每天读一遍《金刚经》,我把这个事情分享给一些家人和朋友,认同的感觉现在开始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不认同的觉得开始有些迷信了。然而从本心来说,我每天读金刚经只是为了能够达到一种大的心量的境界,也就是不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烦心。工作生活的很多事情,事情发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大,但是等到真的回过头了想想,却发觉其实有些太过于执迷这些细节的东西。
         譬如一件事情没做好,常会去寻找原因而怪罪,然而其实从长期来看,这样的  方法  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往往打击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或者让这个人越来越与你产生距离。当然我觉得也不是说就让很多事情敷衍过去。很多事情,就是如此的难解释,仿佛非A即B,但是我相信真正睿智的人,是能明白其中的无限可能性。而我感觉学习佛教的东西,可能让我超越这种非A即B的狭隘思维,找寻到更大的可能性。
         佛经真的是一些及其玄妙的经典,对我来说它的玄妙在于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无穷尽也。所以我突然想在每日读诵经典后,写一些小感。以记录自己的领悟,与人分享讨论,或许也有很多不太对的地方,以欢迎见者指出。
         今日领悟:看待人事,从自己的心出发
         我们常常向外去寻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希望改变某人,或者希望事情按照你想的方式发生。然而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或者是无法改变和控制的。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怪罪,生气,沮丧等等情绪。把这些化为一种负能量,让周围围着一圈低气压的磁场,让各种人、事控制在自己认为的一个安全范围内,然而最终发觉圈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前途,命运。
         所以时常从内心出发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大家常说“心有多大,事业也就能有多大”,这以为这其中不仅是指要有远大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一份无量的包容心。而这种包容心能够让你排除万难,成就你的事业和理想。
         然而这份内心的大扫除怎么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佛教很多法师说佛教终究是要教大家“看得破,放得下”。然而真正能做到“看得破,放得下”的能有几人。然而这些看得破放得下,依靠外部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每天要花时间做内心的大扫除,去看破和放下。那是要看破放下什么呢?是所有的念头做到心无挂碍。保持这样的状态,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与快乐。
          金刚经读后感 
         “万法本空”第一次接触这四个字的时间在初中。那是绽开在莲花之上的,由上慧下律法师所提的悟道之法。百般思索,终不能解。“万法本空”。既空,何来法?无法,怎传道?若万般佛法缘本是空,那诵经为何?持咒为何?诵经,持咒皆无表意,那学佛为何?
         相传,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摩尼 说法。 大梵天王 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 不发一语 。大家面  面相  觑, 不解其意。 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佛祖当即宣布:“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  典故  。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 。”禅宗作为佛教中最重要的一支流派。以顿悟为特色,用以心传心为法门,不立文字,无迹可寻。故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这是一种境界。空,非空,非空亦空。如何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因缘生因缘灭,究其本质,当体即空,无所有。但法就是法,真空不碍妙有。孤明历历,如镜中幻影。事求则应,事去则灭。谓之真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贪执。如禅宗公案所说,铜镜执与此相,那此镜是不空彼相,铜镜也就失去了能照的本性。
         究其本相,为不空之空。世人贪执我慢,故佛陀告诫大众要万般放下,破除我执我慢,又因其人身有六根,六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色身香味触法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外境加内境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行为,即造业。故《金刚经》把六根、六尘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宣称若人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
         与“万法本空”相对的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是佛教对主体的独特意识,本义为轨持,即‘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诸法无我认为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自我或灵魂,世界上没有单一独立、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事物 , 都是特定条件的因缘和合,是可分的,是多体的。任何一个物质,有其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又有其组成,可以无限推演下去,这样找不到一个不可分的实体存在,一切是缘起性空,是没有不可分粒子的大空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人是这样,其他一切事物也是这样,是无基无根的空,这就是诸法无我!
         与“诸法无我”相对应的也有一句话,叫做“诸行无常”。 《涅盘经》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所有事物的运行都是无常变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而只有有了生与死的概念,才会感到所有事物的无常生灭;如果没有生与死的分别,就不会感到诸行无常了。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是瞬间变化,没有丝毫静止。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看见种种的物质和东西都一刹那不停的流逝着,迁流变化。世界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任何东西都有它形成的时候,形成过后会保持一定的相貌。过了一个时期,它慢慢的坏掉,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故而称之为“空”。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间,世界上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以及心念。没有一物不是生灭变化的。故说“无常”
         众生的身心是众多因缘聚合的结果,即是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业因缘,它们凑合形成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个聚合体,以佛法来说,即是五蕴。五蕴就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当中并没有一个实体是“我”。我是谁?是我们把这副皮囊叫做“我”。是“假名我”。我们众生给每样东西名称后,就认为它是实在的。但佛陀说不是,是假的,是一个名称而已,“假名我”亦复如是。在这个名称里面,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但是我们凡夫将这些假名我执著以为真,佛教称之为“我执”。而《金刚经》破的就是我执。故而: 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是则为解。
          《金刚经》读后感 
         要在阅习经典时,日渐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吃东西前要洗手的意义一样! 经文中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并为他人演说,其福德不可思量。读诵可以,但受持二字最难。道理虽明白了,但要转化为思想和行为那就更需要勇气和恒心(善护念)
         《金刚经》提到了时间,空间,生命形态,心灵等方面的问题,它的宗教性并不突出。
         这本书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不同人感兴趣的话题。一来因为是读后感,二来是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局限,所以就不全面展开。
         (一)从 生命的形态开始来入手,我们无法想像死后会是什么样,所以只能依托各种宗教来解释这个问题,现代哲学,现代科学还没有能力来解决和解释。所以不管你想不想这个问题,它都在那里。很多人说好好的,想这玩意干嘛?那只是暂时逃避,终究那一天还是会来到,正如经文所说:人一生如露亦如电。我们死后成为鬼的可能很大,但鬼非鬼,是名义上的鬼!(经文里说: A非A,是名A),鬼它是永恒的吗?会怎么转变?原文形容众生: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作为读后感,也不展开,有兴趣的可以翻阅,百度。
         (二) 各个宗教的见解,一定都各有独到之处,但不管信解的过程是如何产生的,个人认为辨析最为重要,否则与“迷信”无差别。记得前年在拉萨的色拉寺看到群僧辩经,这也是佛教为历朝文人所信奉,流传至今的原因。同样西方很多近代科学家就有因辨析怀疑神权,而遭迫害和牺牲,比如伽利略,布鲁若,哥白尼等。所以敢于怀疑和被怀疑,这才是真正的经典,中国的禅宗便是如此。
         (三) 我们看问题都是以人(也就是我)的立场开始的:认为这样,那样,比如认为蛇可怕,熊猫可爱,可熊猫和蛇自己可怕可爱吗?相反它们觉得人很可怕!同样,人认为有外星人,认为有鬼魂,认为有神仙,认为生命是空的,实的,等等。都是以人和我的观点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就住了一个我相,我见的观念,所以得出的结论未必是正确,显然没有跳出来看问题,相对宇宙来说,人类的知解,好比井底之蛙。在天地的眼里,人和祭祀用的刍狗(稻草扎的狗)没什么分别,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释迦摩尼佛就让大家从放下我见,放下自我开始,如果没有了我就没有了很多痛苦烦恼,知解也就慢慢走向正确!但大多数人害怕失去自我,我也是!
         (四) 一个想法,用文字很难表达,即使说出来,也只能表达10%,别人理解你的意思时又打折扣,所以我们用语言表达时还要用眼神和动作。所以误会也从言语开始,有时候发现说出的话,并不是自己的意思,但话却已经说出口。释迦摩尼佛的表述精简到位,但他最后说他无法可说,因为实在没有办法用文字语言来穷真相。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宇宙的速度,维度,我们根本无法用大脑来想像。霍金那样的科学家也只是探取了宇宙海洋的一粒沙子而已,最近说关于之前黑洞的观点有错误。所以我们人类的眼睛虹膜只能看到三维空间的事物,佛说宇宙至少有十个维度,对于四维我们人类已无法识别,何况更高维度。所以我们说在找外星人,但外星人可能在研究“人类细菌”,就像细菌感觉不到人类一样。
         (五)《金刚经》原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从不住心开始,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忘记它。第2天就让它空掉,烦恼也就没了。我们昨天心里恨一个人,但到今天就该忘记了,或时间长的,2年3年也该忘记了,原来存储恨的地方,现在空了,烦恼就没有了。一笑抿恩仇,像闪电一样的肉体生命,多大的事情。
         (六)A非A是名A,所以佛非佛,是名佛。空也非空,是名空,因为有了我们这个真实的存在,才会体现有虚空。所以我目前不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不然还上班干嘛,在家等死算了,反正是空的。释迦摩尼在世时,和普通人一样,吃好饭坐在那讲法。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所以《金刚经》并没有说什么都是空的。相反是因为有,才相对出来这么一个空。易经的阴和阳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比如当我们失去我们这个曾经拥有的肉体时,我们的灵魂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身体时,才体会出来相对的一个空。
         (七)《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入邪道,不能见如来。看过林语堂写的一本  散文  《人生不过如此》,他是这样形容他那个时代(100年前),国人对于佛教有种既相信又怀疑的心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烧香拜佛犹如交易的很多,直接的,含蓄的,具体就不展开了。所以我们可能见到佛的形象吗?可能因为恳求佛祖保佑而得到什么?我目前认为只有通过研习,辨析经典,从而使自己内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真相,完善自己的言行。
         (八)有人如果做到了没有了我见,没有了偏见后。这个时候你去做好事,去布施。就开始走向佛所说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的道路上去了。那确实是一种境界,普通人只能想像,所以知道了,并不一定做得到,这当中有段过程叫:修行!
         (八)去潜心阅读学习一部宗教经典,如果你说自己是光从哲学,人文,宇宙观,生命科学,文学的角度为出发点的话,那可能有点苍白。也许你自己也不知道,其中可能包含了某种名的宗教情结在里面。每个人都有一种情结,各式各样的,但唯独宗教情结是最为神秘和莫解的,不论你信仰或正在信仰某个宗教中。
         (九)道家的想法是:爬山不一定非要到高峰,半山腰的风景同样独道!所以我选择发发微信,非常希望遇到有同样见解或不同意见的朋友来探讨。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想法,暂时可以把学些当成哲学,生命科学,宗教,宇宙观等任何一种形式来看待!
           金刚经读后感相关  文章  :
       1. 《舍得,舍不得》读后感: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2. 读书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3. 读《金刚经》感悟3篇 
       4. 历史人物故事读后感 
       5. 读老残游记有感 

金刚经读后感范文

4. 金刚经里面写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相布施功德最大,其实我不该这样执着登记,反而…。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您表达的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是可以的,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菩萨修布施,要不住相,既然不住相,为什么又处处让人修福呢?既然有修福的心,这难道不是住相吗?法是甚深微妙法,每一句经文的含义,都极深极细。这句话既说不住相布施,又说福德不可思议,并不是互相矛盾,而是不落两边之义,既不能执着福德,也不能执着不住相。【摘要】
金刚经里面写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相布施功德最大,其实我不该这样执着登记,反而…。佛菩萨有神通,什么都知道  这段话意思表达清楚吗?有病句吗?【提问】
您好,请给我几分钟的时间呢,正在为您快马加鞭整理答案,耐心等待一下呢~【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您表达的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是可以的,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菩萨修布施,要不住相,既然不住相,为什么又处处让人修福呢?既然有修福的心,这难道不是住相吗?法是甚深微妙法,每一句经文的含义,都极深极细。这句话既说不住相布施,又说福德不可思议,并不是互相矛盾,而是不落两边之义,既不能执着福德,也不能执着不住相。【回答】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回答】

5. 《金刚经说什么》:最难的布施

说布施最难,乃是方便说。
第一,对不同的人来说,各自最难的,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布施难,有人发心难,有人信受难,有人持法难,有人解悟难,有人精进难。
第二,对特定的某个人,最难的是啥,也不是一定的。当前可能是布施难,或者发心难,但未来的解悟难,修证难,都还是尚未进入视线中的。

《金刚经说什么》:最难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