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刚经》感悟3篇

2024-05-19 02:52

1. 读《金刚经》感悟3篇

      在传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被尊称为佛门的智慧之母,是佛教各大宗派的宗经宝典,诸法之母本,是般若类经典的总纲。下面我整理了读《金刚经》感悟,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金刚经》感悟篇一         原来世尊在《金刚经》反复使用“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的句式蜜意是告诉我们不要着相。 《金刚经》即是文字,能说出来,写出来的即是有相。世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无”。 
         所以于文字语言不应执着,不着于相。 相由心生。无相即无心。无心者无所说,无所想。 所以世尊说此经不可思议。 未渡之前,还是需要筏子的,所以虽生《金刚经》之相,但应不执着。所谓“但生其心,应无所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着相即是有分别,有分别即是有限制。 有限制即不为大。无限制即是为大。是故世尊说“佛说非身,是为大身”  佛为说明“ 无分别, 不执着。”,举了这么多例子,将这不可说之法反复的说。可谓“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 
         体相用实在为体用与相。 体用也是相。 因为相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所谓“相由心生”也。 所以道法阴阳。 人和天地。 阴阳即正反, 人即是和。 正反和。 正是道家的体用相也。 所以道家也是三元论。国外只说二元论,而忽略了人的因素。 现在到了量子物理,才发现人心如此奇妙。 心生则种种法生。 
         读《金刚经》感悟篇二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菠萝蜜经》,是大乘佛教代表性经典之一,在佛教众经中起到纲领性的地位。《金刚经》主要讨论了破除妄相,见性成佛的智慧,如书名的题解:以金刚般的般若智慧去断除一切邪念妄执,认识本真的自己和实相的世界,从而能够最终达到圆满自足的境地。
         在佛家看来,人生来就有烦恼和痛苦,这是因为因缘轮回所致。为了破除人的烦恼和痛苦,使其认识自己的本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世界。佛家把人所生活的世界总称为相,何为相?《金刚经》文中所说相者甚多,一切的论述都是围绕相来展开的。我认为,相就是见于眼、闻于耳、嗅于鼻、味于舌、触于体、感于心的一切物或非物。《金刚经》称为“六尘”、“六境”。人之所以有相的执著是因为人有耳目心意、感受计虑的缘故,《金刚经》的目的就在于把这种能动的意识打碎,使人完全处于与自身之外的一切物或非物相互绝缘的状态。佛认为一切物或非物之相就像遮盖在人面目之上的一层面纱,它遮住了心灵之窗,从而也蒙蔽了人的内心,即真如之性。这就如同老子的“涤除玄鉴”之论,老子以镜譬心,把物或非物之相比作镜上的尘垢,从而妨碍了观物体道的本心,故而要“涤除玄鉴”,开明自己的眼睛,檫亮自己的心灵。
         如要破相首先就需要对相的否定。佛祖与须菩提的对谈每次都要落实到一句话,即非什么,而名什么,一切相都是非相,而是名相。非和名二字,在这里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非就是表示否定,使虚相与实相之间有了区别。物或非物之相都是幻想,因缘而生,随缘而去,如若执著于相,就好比水中捞月,镜中观身,最终都是一场空。相之所虚妄是因为它的无常性。世间万物至始至终都是在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恒定之理,四季变换,岁月轮回,世间万象此消彼伏,永无穷尽。人的烦恼痛苦来源于执著,所执著的就是相,物欲之相,情感之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然痛苦的来源是因为执著于相,那么是否能够破除相的执著,返回到曾经那个纯真的自我?这就是《金刚经》所要追问的终极问题。非还表示动词扫。内心既然有了污点,眼睛已经被尘垢迷住,我们何不拿上一把扫把,拂拭拂拭。正如神秀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 拭,莫使惹尘埃”。
         名是继非之后再次的否定。名是对相的称谓,而于本性而言,本无万相,所以相之称谓就是假名、虚称。相本来无有,何来名称?继着这里,就需要追问为何要返回纯真的自我?纯真的自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曾经思考儒释道三家之于艺术时,写下这样一段话:“为什么中国哲学注重万物淳粹未散时的干茂,而中国艺术却追求万物精气殆尽前的枯拙?道家哲学提倡初生之婴儿,儒家哲学看重长生之壮年,佛家哲学追求老生之垂暮。…”最终我把中国艺术的这种追求归于佛家的影响。在道家看来,婴儿是无知无欲,纯白凝定的,正是他的未开化的心灵使他能够在这个世界中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无所思索、无所执著,一切感官利害、痛苦伤害都如过往云烟,不留于心。我认为佛家是垂暮之年的老人,显然是住于相了。因为佛家追求的不是今世,不是来生,也不是过去。若心住于过去、现在、将来,痛苦烦恼便无所穷尽。佛祖是告诉众生,过去已灭,未来未起,现在虚妄,明白三世皆空,皆不可有所住,无所住便可了悟无相无法无心的真如之性。在这里,天地万物都化为了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时间停止了脚步,空间通透无碍,人找到了一个恒定、永常的住所,刹那便是永恒。这就是佛所说的超凡脱俗之后的彼岸。
         此岸是烦恼痛苦的深渊,只有脱离此案,达到彼岸,才能获得人生解脱。想要从此岸到达彼岸,要有所依托,所依托的就是佛法。佛法何来?于佛言说。但佛一再声称自己实无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不仅否定自己的言说,还警告若有人说佛有所说,就是谤佛。心念于言说之法就是住于相,佛说之法是无为法。无为法,无形无相,无所可取。而有为法则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也是《金刚经》的一个要旨,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佛的言说。任何语言的或概念的解说都是住于相,是心有执著之念,而佛土的究竟之地,是空无一物,而又万象俱现。佛家讲究“缘起性空”,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既是缘,事物因缘而产生。而一切事物的本性又是空无的,是了无所见的。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因缘而起的万象,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一切都是虚假之像,最终我们都要归于诸法实相,即空相。佛之所以说法,是为了普济众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本性。而我们一旦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也就没有法可言了。之所以说法,是因为我们还是众生,之所以说非法,是名法,是因为我们已经征得佛果,心明见性。
         佛祖一边立言,一边又在破言。立言是为了能与众生更好的沟通,只有有了语言文字,才能使那些误在迷途而不知返的众生有所依靠。但真正能够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并不能靠语言文字来得到。如佛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灭度者。”这句话一方面是说本来实无众生,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圆融自足,本具佛性,之所以有众生只是暂时的被幻相迷住。另一方面也是说一切众生除灭妄见,证得佛果,都不是佛祖所为,而是自为。佛祖以无言的态度来言,则名为言实为非言。
         中国哲学重在体悟,是生命体悟的哲学。体悟就是强调心的作用,心的作用何其之大!“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为了离生死,了觉悟,首先要破相,破相的根本是要净心。只有内心清净无垢之后,才可了无执著,见相不住于相。如果是,在没有觉悟之前,需要用心去体悟,那么觉悟之后,心变成了一种什么状态呢?
         《金刚经》旨在破虚相,明性空。然而佛之究竟是不住于相,也不住于非相,不住于有,也不住于无,不住于实,也不住于空。即是说,达到空无,还不是佛的目的。佛并没有完全否定物或非物之相,说是虚幻、空无,只是说物或非物之相没有自性。这种没有自性的幻有会因为因缘的作用变动不居、回返往复的存在。既然物或非物之相至始至终都会存在,而证得佛果的众生却也要生活在这个相的世界,那么在相与非相,即内心看透了非相实相之后的心灵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佛说清净、虚空之心,必定不是像枯木顽石、寒灰死寂的一颗“冰心”,而是于枯木顽石处见出生意,于寒灰死寂中显出温暖。在这样一个把色空都涤除之后而达到的圆融境界,应该是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在这里,我们见相不住于相,生念不住于念,自适自足,周游无碍。佛不是告诉我们要把我们的心打碎,毁灭,而是注重碎、灭之后的心灵状态。
         这种心灵状态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生的是清净心。这颗心清静寡欲,无染无垢。要得到这颗清净心首先要认识到世间的一切物质现象与烦恼痛苦都是幻想,要试着放下一切华而不实、如幻如影的物或非物之相,自己的本性本来一无所住,湛然清净。再次,要放下这个心中的“我”,即破除个体的我、住相的我、生念的我、有善恶取舍是非对错之分的我。如果能够放下这个心中的“我”,就可以做到于物而不物于物,于念而不生于念的自由心境。此时,如有物所遇于我,就如一阵夏日的清风,扫去了身上的灰尘,带来了一阵丝丝的凉意。一见本性,心便清净。清净是心灵的一种境界,是明白了事事皆非事,物物皆非物的人生感悟之后的生命回归,是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心灵境界,也是王维“行到水穷处,做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灵觉顿悟。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繁琐嘈杂的世界,当想要寻得心灵的一份安宁时也变成了一种奢望,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扣问自己。我们之所以想要清净却始终不得是因为我们无时不在动,我认为,《金刚经》的要旨不仅是让我们明白空无、实虚、凡相虚妄、痛苦无尽等等这些人生现实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的视角,我更愿意把这个视角定义为得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舍得。《金刚经》没有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而是希望我们有所减去,佛祖通过言说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就是明示我们不要只看重自己所得。同时《金刚经》也启示了我们对舍得的重新看法,舍去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一切问题的零界点都是对人生、命运、生命、精神等诸如此类问题的终极关怀。
          下一页还有更多优秀精彩的读《金刚经》感悟              

读《金刚经》感悟3篇

2. 读《金刚经》有感

 我们其实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观点: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就如一朵花与一棵树,一只鹿和一条鱼。为了更好地理解自身以及周围的世界,我们学会了对比,学会了分门别类,也学会了逻辑思考。人类变得更聪明了,对世界的了解也更深入了,可是人们的困惑也越来越多,内心也越来越迷茫。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平静,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人生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都不能从现代文明中找到答案。
  也许正是在这种终极意义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乔答摩.悉达多舍弃了王位,成为一个苦行者,以寻求他的答案。他参访了许多名师,修炼了各种苦行,一直到六年后的一天晚上,他坐在尼连禅河边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下,乔答摩.悉达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此后,人们称呼他为释迦牟尼,也叫他佛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说亦不过“缘起”、“性空”四字。佛陀否认了神灵,否认了永恒不灭,以“缘起”来看这个世界。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在这种视角里,万物的不同由“性空”统一,一切相对都被消弭,天与地齐,山与海平,留下的是万法归一的和谐。
  这种全新的视角,用哲学视角命名都略显苍白,如果可以,我想可以用智慧勉强称呼。需要说明的是,智慧和聪明是两种东西。
  聪明是了解外部世界的能力,了解的对象往往是具体的形而下的事物,我们称之为知识。这样的知识,学习起来永无尽头,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对于知识,与其说需要证悟,倒不如说需要学习,而学习的基础是对比性的逻辑思维。 
   
   

3. 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终于把金刚经读完了,虽然非常的短,但是竟然读了几个月才看完,因为里面的每一句偈子都会引发无限的联想,都会颠覆认知。所以读的是相当的慢。而读完以后才发现,这部金刚经什么都没有说。
    
    一说佛经好像都是看什么归隐,出家,脱离世俗,头顶放光,能保佑发财长寿有福啥的,这都是住像,是不对的。都是后来的懒人避世编出来的理由,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佛经其实是讲的积极的入世,在积极入世的时候心里要顺其自然,通透。不要去拜佛住像,要积极的工作学习,为人民服务,多干活多劳动,不要老想着自己,诸善奉行,诸恶勿做。积极进取,吸收正能量,不要懒惰逃避。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些。
    
    佛祖喜欢坐在莲花上就说明一切,为何是莲花,不是云朵。因为莲花就是生长在最黑暗最肮脏的地方,就是积极入世,虽然身处世间但是心地纯洁通透。大隐隐于市。并不是让你出家避世。那是逃避,不是修行。整个金刚经没有讲一个字的避世出家,空什么的。
    
    修行就是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而不在乎回报。
    
    那些所谓的空,悟空,打坐,出家归隐啥的,好像都在谈论一个空字,但是整个金刚经没有说一个空字,后面的那些解释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臆测加上去的。所谓我眼本名,因师故瞎。其实金刚经里面佛祖讲的都是很朴实的基础科学。
    
    为何讲的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证伪。而佛祖不断在金刚经里面证伪,他没有说一句关于空或有的事情,自始至终都在讲一个事情,那就是你所看到的空和有,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恒定的,都是变化的,只是暂时名字称之为这个东西那个东西。你所看到的这个东西只是这个东西的一部分,是其中一个片段。如同盲人摸象,以人类的语言和认知是无法描述任何一个完整的物体的,都是只能描述它的一个片段。他和须菩提的问答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是推翻了所有片面的认知的东西。就是在不断的证伪。
    
    就像我们在黄河边上看黄河。我们看到的是河水,而感悟到四维空间的佛祖看到的是整个河流从源头到大海再蒸发成云雨汇聚成河流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一个人,只能看这个人这一刻的形象。而不受三维时间限制的佛祖看到的是这个人从生到死,从前世到来生的一整个循环。因为四维空间就是时间轴,我们只能观测到三维的物体,无法观测到四维的时间,因此只能看到三维空间的一个片段,我们上一秒看到的河流,下一秒已经流过去了,而面前的是刚刚流过的新的水流。过去的河流无法再看到,没有流过来的也看不到,面前的也留不住。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现在不可得。
    
    就像水,佛祖说水不是水,是名为水。这是在证伪。后来我想明白了。就是这样。以科学和人类的语言来形容水,在河里的叫河,同样的东西进入大海叫海,蒸发后叫水蒸气,凝结在海面上叫雾,升腾到空中叫云,凝结成水滴叫雨,冻成固体后叫雪,落到山上压实后叫冰,融化后叫水。水大了叫洪,水小了叫溪,汇聚后成河,又是一个循环。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只不过位置的不同名称不同,所以没法用一个名词来完整的描述水。所有关于水的名词都不是描述水这个东西,而是描述这个水不同位置大小的一个状态。所以说水这个东西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当前你观测到的一个状态的名称。是它的一个片段。也不是没有,只是在不断的变化,没有恒定的时候。看起来很难理解,但是佛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把水换成人呢,什么是我,我是什么,身体是我么。不是,你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代表你,你的头发你能说是你么。比如你把头发剪了放在单位上,说这是你在上班,老板同意不。只能说是你的头发,你的手,你的脚,你的腿,你的腰,包括你整个身体也不是你。只是你的身体。你现在这一刻的身体的名称,和你小时候的身体从分子到原子全都换了,每七年全部细胞都会换一遍。你的意识是你么,也不是,小时候你的想法和认知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那么意识已经完全变了,并不是一个。上一秒和下一秒不一样,中奖前和中奖后不一样。恋爱前和失恋后不一样。你看到这篇文章之前和看完之后不一样。所以现在的我不是我 ,只是暂时名为我,现在的我是我的一个片段。佛祖说的是这个意思。
    
    而且人的一生只是漫长轮回循环中的一个片段,并不是一个片段所能概括的,所谓人生苦短是片面的,狭义的。就像一个无限循环的电影,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是由无数个人生组合起来的一个大循环,这个大循环就是轮回,有苦有乐,有富有贫,总体平衡。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应,总体是均衡的,能量守恒的。所谓脱离轮回就是脱离这个循环,其实也不是物理上的脱离,而是明白这个事情,看到这个循环或领悟到这是一个循环,目前是身处循环中,这时候就已经脱离轮回了。也就是说,当你观测或领悟到到这个完整的漩涡的时候,肯定就是身在漩涡外了。就像那句诗里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完整的看到这座山的时候,肯定就是身在山外了。当你领悟到这是一座山的时候,你的心已经在山外了,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吧。

读《金刚经》有感

4. 读《金刚经》有感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许许多多的烦恼与忧愁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有时纠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有的人因此而失眠;有的人因此而郁郁寡欢;有的人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1
  
 近来我喜欢读《金刚经》,心中有所感悟。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云何降伏其心?这句话就是这部《金刚经》的忠旨所在。
  
 在我们生活中,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
  
  
 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
  
  
 这个问题的解答,就是《金刚经》的主旨。
  
  
 佛法说:一切唯心造。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世界。
  
  
 早上起来,看着晨曦中美丽的风景,心情大好。就是路边的花花草草,小动物的鸣叫也觉得非常动听,一个亲切的问侯和打招呼也觉得暖心。
  
  
 如果心态不好,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会使你郁郁寡欢,感到焦躁不安,甚至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最终还是苦了自己,自己因此而陷入黑暗中,永远无法见到阳光。
  
  
 心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苦乐,拥有健康的心境,是快乐幸福的根本。
  
                                          
 2
  
 《金刚经》中还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可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
  
  
 即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更大的欲望。
  
  
 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恼中沉浮,永远无出头之日。
  
  
 所谓的得与失都是相对的,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感觉。喜欢与别人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痛苦万分。
  
  
 自己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了,却觉得自己的工作辛苦而且比别人赚得少。有房子了,就觉得自己的房比别人的房子小;有车了,就觉得自己的车比别人差……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欲望所致。
  
  
 其实只要心简单了,一切就快乐了。
  
  
 房间再大也只是遮风挡雨,床铺再多也只要三尺之宽;车子再好也只是代步而已。我们每个人赤条条来,最后也是赤条条去。没有带来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
  
  
 就如《金刚经》里说的: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来来回回,来来往往,都是必然的事实。但只要我们懂得不强求,心简单了,人就快乐,清澈了。
  
                                          
 3
  
  
 《金刚经》中: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就是奉献。
  
  
 世界上懂得奉献的人,是最富有的人。
  
  
 当我们内心深处有奉献的念头,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正能量满满的,内心充满希望,充满了爱。
  
  
 像这些天,因为我内心有这个念头,所以我会有这样的行动。我会多跟别人说一声:谢谢!会尽量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会给他人一声关怀,一句问侯。这样我自己也感到非常快乐,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人们往往贪图别人给予自己的,这其实是最贫穷的想法,一个善心也是奉献,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声关怀。都是奉献。
  
  
 《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中:有心为善,其善不赏。
  
                                          
 有时候,我们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利。能懂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5. 《金刚经智慧》读后感

跟随着《金刚经智慧》的解读,我开始意识到,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什么是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在书中也解答了我内心的很多疑惑?比如皈依,我不再为因为举办抄经共修活动,没有皈依而感觉到没有资格和力量来举办。只要发心是利益众生的,就会有十方诸佛菩萨的护佑和加持,只要我们发的是菩提心,是利益众生的事情,哪怕是凡夫俗子,也一样的可以去做。因为我们发的菩提心是与诸佛菩萨的心是一样的。
  
    要皈依最为重要的是要内心生发大乘之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我们皈依的心是对的,就是种了一颗善因,等是时机因缘成熟,自然会结成善果……
  
        在皈依之前,我们还要先弄明白为什么皈依,这样才会升起坚定的信心。
  
    为什么想要皈依?因为我已然了解人身难得,诸行无常,因果不虚,轮回之苦……愿意向佛菩萨一样自利利他,度化众生。
  
       因为人身难得,我得要寻找我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辜负此生!自创世之出我已然存在,也就是我的佛性已然存在,然而我如何回归于它,不再轮回?
  
     诸行无常——一切都是无常的显现,花开花落,人聚人散,生老病死……一切都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宇宙的力量推动着这一切的发生,然而,人生难得,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我选择了怎样的一生?我该如何度过?不辜负此生?
  
      在我与自己的关系之中,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中,我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如何找到我自己?这个于佛同在的自性?
  
      自性是什么?是否每个人都不一样?是不是玫瑰是玫瑰的自性,康乃馨是康乃馨的自性?大树是大树的自性?是,看起来,每个都不一样?然而他们却有着相同的佛性。
  
        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那么,深深地坚定的相信自己的佛性,然后在人生中去修,在工作中修,在生活中修,在每个当下,与每个人相处中去修,修我们的慈悲喜舍,修正我们的身口意,在每个当下做真实的自己……
  
 
  
  
 
  
  
 
  
  
 
  
  
 
  
  
 
  
  
    

《金刚经智慧》读后感

6. 《金刚经》解读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重要的一部经,经中说:一切经皆从此经出,因此,学佛不能不学习《金刚经》,而正念正解则是学习重中之重。
  
 六祖慧能曾经这样说:诸佛妙理,无关文字!这又如何解释呢?更何况他本人正是因《金刚经》“应于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的。
  
 其实,再好的经也只是教课书,是教课书都是人写的,如果只知道到一字不漏诵读抄写却并不理解《金刚经》真正的意义,便是执着于经为经所转。
  
 中国自从达摩始祖以心传法不立文字的修行法门的传入后,在佛教史上便出现顿悟法门;理应顿悟,事需渐修,熟读《金刚经》顿悟佛祖真义才是学习经书的目的。
  
 经书只是引导人开悟的工具,不是靠终日诵读经书就能成佛的,正如六祖所言: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执着于经便是为经束缚,不解佛所说意。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孽无数。
  
 因此,让我们来重新解读这部被千古传颂的经典《金刚经》吧。
                                          
 首先,要解读《金刚经》不能不理解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佛教教义,简单的说佛教所倡导的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清其意,是为佛教。
  
 是由内到外两方面的修行让人们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成就完美人生的一种宗教,这其中头两句很好理解,而第三句便是不容易理解也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世间有种种人便有种种心,种种心便能生种种想法念头,如何能将人心给降伏则是世间万难的事情,佛祖法力无边也徒可奈何,因此说:佛不渡人,人自渡!
  
 因为心是人最难降伏的,故如何修心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核心议题。
  
 善男子善女人如何降伏其心?在《金刚经》中须菩提开始向佛祖提问,这也开始了佛祖无上智慧的教诲。
  
 在《金刚经》中佛祖告诉我们如果想成为菩萨那样的人(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意即求道求大觉大心之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应该有如下修行: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布施,即所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 
  
  不住于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不应取法,因为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因生无所住心;如是生清净心。 
  
  金刚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能受持读诵为人说皆得成就不可量,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大乘者即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利益一切众生的人,在佛教中见闻佛法者是小乘,悟法解义者是中乘,依法修行者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者是最上乘。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能通达无我者是真菩萨。 
  
  如来说诸心皆是非心是名为心,因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如来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因为修一切善法皆可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说不能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因为: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合相,所谓一合相即不可说。 
  
  如果你想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受持,不生法相,因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中佛祖循循善诱用了很多比喻来说法,最后却告诉我们: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正是佛教即辩证又晦涩的地方,种种法不过是为种种心所准备的,因此要不住法,不住相;如果每人能把把心降了也就不需要所谓法了,这就是佛法是世间真法大法。
  
 因此慧能祖师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心即是佛,外在无一物能建立,皆是本心。
  
 简单地说修佛就是修心,其心动念皆以佛法为用,修得一颗向善的心,利众的心,超脱的心。皈依就是皈依自己的内心,除却自性中的不喜心、嫉妒心、谄媚心、狂妄心、轻人心、漫他心等一切恶念罪缘,最终获得自性解脱自性成佛。
  
 
  
  
 
  
  
 吴秀生
  
 2017 10 28

7. 读点《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学的经典,如同儒家的《论语》记录的是孔子说的话,《金刚经》是记录佛祖释迦牟尼说的话。但佛家中记录佛祖的经书很多,《金刚经》只是其中的一部,佛祖是印度人,于是《金刚经》翻译成中文也就有了各种名字,最早由姚秦鸠摩罗什在(402年)翻译的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后唐玄奘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等,简称《金刚经》。
  
 《金刚经》的主旨就是“一切法空”。佛教的“法”并非是孙悟空法术的法,佛家认为法是指客观的一切现象,或者主观对客观的一切认识或推理。佛家的法也就是包括了宇宙中的一切。
  
 《金刚经》反复地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教的宗旨就是要破除人们心中的执念,认为世界本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空无,空无虽非否定它的存在,而是否定永恒地存在,世界是转换的,因为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只有空无才能永恒,所以“一切法空”。从哲学的本质这方面来说,佛家与道家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贵无”论,《道德经》开篇就谈宇宙的生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家认为世间一切都是从无开始,并且有和无,同出而异名,有和无只是两种存在的形式,本质都一样。
  
 佛家在本体论上与道家一体,佛家在方法论上与儒家又相同,儒家在为学方面也提出“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孔子一生都以这四绝要求自己,这与佛家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要求相同,都要求“无我”。不持有执念,有一分“自我”,便有一分“执念”,有一分执念,便学不到真知,也就认识不到世界的本源,自然成不了佛。
  
 《金刚经》主要还是讲方法论,讲怎么样做到“一切法空”。佛家并非简单粗暴地否认世态万象的存在,佛家创造了一套理论讲轮回,当然这不是《金刚经》的主题,《金刚经》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是能坏一切,却不为一切所坏,“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是度到彼岸的意思,那么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就是“通过如同金刚的般若智慧,度脱三界苦海,到达解脱彼岸的意思。“波罗蜜”就是佛祖的方法论。
  
 .

读点《金刚经》

8. 研读《金刚经》的心得

最近这几天在作《金刚经》的课件,在这过程中确实给了自己很多的思考。记得在四五个月前师父发来窥基大师的《金刚般若论会释》,说里面的有些断句不明确,叫我试着边阅读边纠正断句。在这之前我没有读过此论释,所以对我而言,是有一定的高难度,但是我还是很认真地阅读并断句。三卷的《金刚般若论会释》我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阅读并断句完毕。虽然断句还是不尽满意,但这件事算是完成搁下了,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去阅读校对第二遍。
  
  
  
  
 由于在一个月前,我在做《大乘五蕴论》的课件。心想这个课程结束,要做《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课件,还有与唯识相关的其他论的课件,就当是自己给自己一个重温学习,清理思路。直到一周前,师父说你可以试着做一下《金刚经》的课件,参考窥基大师的《金刚般若论会释》。做课件这难不到我,但是要是直接以窥基大师的《金刚般若论会释》,这就太难,因为《金刚般若论会释》太艰涩难懂了,假如不阅读无著菩萨的《金刚般若论》对照着会释,根本就读不懂会释。其实我知道师父就是想让我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与调伏自心的烦恼。但是我是一个很较真的人,于是也就认真地做《金刚经》的课件。虽然金刚经的经文读诵的很熟悉,但是里面的深意还是没有领会。自从去寺院到出家,最早接触的经典就是《金刚经》,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至今快二十年的无间断地读诵金刚经,可是从来没有好好地去看有关《金刚经》方面的注解,论疏等古大德们的著作。也没有好好地思维经义,每天就是快速读诵一边当功课来完成应付,没有想到如何应用《金刚经》里的法义在现实的生活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
  
  
  
 这次是因为要做课件的原因,就自己去看有关《金刚经》的论著以及注解,觉得还是无著菩萨著的《金刚般若论》比较好,于是就采用无著论师的《金刚般若论》来解释《金刚经》中的甚深法义。《金刚经》有七种译本,自古以来《金刚经》有上百家大德们的注解论疏等,之前一直读诵的是罗什大师翻译的流通版,对于其余六种的译本没有阅读过,以及其相关的注解论疏等。但是有听过几位法师讲的《金刚经》视音频。所以这次也乗此机会,把其余的六种译本也读诵一遍。其中觉得除了罗什大师翻译的读诵起来比较顺口,其次是菩提流支的译本,读诵起来最难的是三藏笈多的译本。但是无著大师的《金刚般若论》就是三藏笈多尊者翻译的。虽然无著论中的经文解释不是罗什大师的译本,但是内容大同小异,于是就以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金刚经》译本,以及无著大师的《金刚般若论》来做课件。
  
  
  
 师父说:“学习佛法,关键在于悟。如果不能领悟经中所说的真正义理,就不能对治烦恼,调伏自心。那这样的话,你所学习的就不是佛法,而是一些法相名词,一些佛学知识而已,这样不仅没有力量对治烦恼,反而增长我执知见。”
  
 佛法重要的是以智慧为主,只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如果没有把佛法转为纠正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遇到对境时,没有智慧,内心中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治烦恼。足够的力量就是通过闻思修三学,生起正知正念,在修学中点点滴滴去培养这样的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对治烦恼。我想这是师父为何让我做《金刚经》的课件,是希望我能够独立思考,不仅学习教理,也要注重实践;把所学习的应用在生活中,应用在接人待物中;佛法即是生活,生活不离佛法,做一个内心有力量的行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